观《雨中的树》体会范文
上周四,在塘沽大剧院观看了中影集团出品的主旋律电影《雨中的树》。其实一直以来,我对主旋律电影都不是很感兴趣。我认为主旋律电影有三难:一是心态难,主旋律电影的主创人员一定要有好的心态,高成本,高要求,高投入往往得不到高口碑;二是拍摄难,对待普通的商业片,只要钱到位,好本子、好演员应有尽有,而主旋律电影却经常要面对客观剧情与路线方针的矛盾,所以电影的拍摄举步维艰;三是创新难,一提献礼片,观众脑子里无非是歌颂党、歌颂领导、歌颂模范诸如此类,想突破着实不易。正因如此,我很少看主旋律电影。这些年也就看过《建国大业》之类的少数几部。
而这次《雨中的树》,的确出乎我的意料。身在影院的我一度认为自己在看一部文艺片,而非献礼片。导演尹力是主旋律影片的常客,之前导演的《张思德》、《云水谣》都获得过多项大奖。编剧刘恒也有过不少脍炙人口的作品。就连本片的配角也都是由影视、话剧界的老戏骨担当,如刘佩琦、雷恪生、马精武等。欣赏本片之余,也着实佩服中影集团的号召力。再说说故事,本片主要讲述了王志飞饰演的抗洪英雄李林森同志的先进事迹,表现了一名优秀党员为工作鞠躬尽瘁、做公仆公正廉洁的优秀品质。本片的叙事分为明暗两条线,明线是李林森同志的生平事迹,暗线是李林森之子重游故地探访父亲足迹。电影选取了林森同志生平中的几个片段:身先抗洪、选贤任能、清正廉洁、家庭生活等,并以癌症的病情来贯穿整个脉络,从而做到整体故事的连贯性。我之所以说这部影片有文艺范,是因为每个镜头拍摄的角度都恰到好处,既没有太浮夸的视觉冲击,又兼顾到画面的`整体效果。此外,电影在人物细节上的刻画也非常有看点,尤其在主人公“亲民”这一特征的塑造上,处理得非常好。比如与刘佩琦饰演的乡长打乒乓球、打车讨价还价等,都体现了“出于群众归于群众”的可贵特质。
影片也有几处不足之处:
一、特效画蛇添足。剧组在拍摄儿子探访父亲故地时,运用了很多特效。但是这些特效让影片的整体基调显得很不和谐,有一种滑稽感。其实这些镜头完全可以通过简单的切换来完成。
二、结尾太过拖沓。本片的结尾可以说是一大败笔。我们说剧本的每一个场景都要有冲突的产生,而本片的最后医院一段,林森同志平静死去,而家人、朋友却在外面各种纠结,没有遗言、没有痛苦,也就没有了冲突。看得我很累,却没有赢取我的眼泪。
实际上,本片的最大亮点是机场林森同志出现幻想的一幕,我甚至为这一桥段鼓掌。孩子玩轮滑、少女们演奏音乐、主背景浓荫洒地百花绽放,这样的设计非常好,也贴近人物和场景。但遗憾的是,编剧没有充分利用这一亮点。我们完全可以在机场设置一个冲突,使他在那里就离开我们,这样一来,亮点的出现就合理了,对朋友的那句:“我的人生航班也取消了……”也就顺理成章了。作为一个先进人物,他生前不平凡,死后也不应该过于平凡。在奥斯卡经典电影《教父》中,马龙·白兰度饰演的教父是在和孙子玩时突然倒地死亡,死得如此平静,却又震撼人心。显然中国编剧在处理这些问题时还有失老道。
看罢这部电影,有的不只是感动和激情,还有对中国电影的一丝欣慰。